大跳水中药材一品种半个月降价80%业内人士判断本轮牛市已结束【附中药材行业交易市场分析】
图源:摄图网
12月22日,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中心的走访,发现中药材市场非但没有进入旺季,反而迎来了价格大跳水。
报道表示,像沙苑子这一味药,半个月的时间,就从300多元一公斤降到一公斤55元,降幅超过80%。据专营猫爪草的经销商表示,当前这批猫爪草进价高的时候一公斤要400多元,最便宜也要300多元,但现在卖价一公斤不到350元。
但还是有中药材成为价格“王者”,例如酸枣仁,根据康美中药网数据,酸枣仁98货市场价从2021年6月的每公斤305元涨至今年最高每公斤1050元,令一些患者大呼买不起。
根据药通网服务登记处人士表示,“现在好多药材开始掉价了,已经不适合存货了,下一波牛市没有几年很难上得来。你想买再等两年,等到这些存货的沉不住气了,到时候买一批。”
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5年来,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,2020年已达1664.83亿元,2021年市场交易额可达1916.2亿元,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持续增长。
中药材市场交易竞争激烈
从中药交易市场来看,主要的交易中心分布在安徽、河南、四川、江西、重庆等内陆地带,且交易种类较多的地区为河北、江西、重庆等。
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中药材中药饮片分会秘书长李黎表示,中药材没有永远的涨价,也没有永远的掉价。有的品种由于客观原因产量降低,又比较常用,价格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持续高企。他预估,作为核心药材的当归预计在未来一两年还会保持价格的高位。
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刘旭表示,相关部门可通过价格法和反垄断法调查恶意炒作、囤积居奇的行为。刘旭认为,中药材因产地和市场较分散,且长期属于一种自由竞争状态,受到的关注度还不够。“在反垄断执法角度看来,哪怕100种中药材中有一种是因为囤积居奇涨价,那也是该处罚就处罚,且绝对应该从严处罚。”
注:本文仅作内容传播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
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
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、产业研究报告、产业规划、园区规划、产业招商、产业图谱、智慧招商系统、行业地位证明、IPO咨询/募投可研、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。在招股说明书、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,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。
中药材掀“涨价潮”,不少品种涨幅超过100%,哪些中药材涨幅较大?
今年以来,中药材价格呈现普涨的态势,60%的中药材品种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,甚至有些药材涨幅超过100%。黄芩、板蓝根、半夏、牛蒡子、连翘等这些抗病毒的药材,更是变得很紧俏。
黄岑价格翻倍、柴胡涨价四五倍中 草药种植大有“钱途”
九月中旬正值中药材——黄芩的产籽季。在有“岐黄故里”之称的甘肃庆阳,黄芩就是当地人眼里的香饽饽。黄芩的根部是抗击新冠疫情“三药三方”里的一味重要的中药材,最近两年,黄芩的身价节节攀升,2019年黄芩的干货收购价格在每公斤12元左右,2020年身价就翻了一倍达到每公斤25元,预计今年仍能保持这个价格。
甘肃华池地处黄土高原腹地,这里沟壑纵横、干旱少雨,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国家级贫困县。如今,这里却蜕变成了药材遍地的“风水宝地”,漫山遍野的黄芩、黄芪、金银花、柴胡成为了乡亲们的致富“新药方”。
2018年张老汉种下的20多亩黄芪,扣除成本纯利润达到了五万元,另外仿野生中药材还省了不少工,天种人养,机械播种、收割。闲暇时间张智武还能到附近的农业合作社打工,两份收入加在一起,当年就挣回了七八万元。
如今,在华池县,返乡创业的大学生,也加入了“种药大军”
靠着这几年脚踏实地的付出,小白的种药事业稳步提升,今年他种的260亩板蓝根就要成熟了,按照每公斤13.5元的价格计算,能收入40多万。其他品种当中当属柴胡的价格涨势最猛,19年还在20多元一公斤的柴胡干货价格,今年接近突破百元大关。小白还算了一笔大账,未来五年,他的收入突破300万元不是个难题。
在华池众多的药农当中,不得不提一个人——姚文智。这个一头白发的“年轻人”是个“货真价实”的80后。许多人正是在他的带动下种起了药材,发家致富。十多年前,外出打工的姚文智听工友说种牛蒡子收益不错,胆大心细的他开始在自家的地里试种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从几十亩扩种到上千亩,姚文智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
自己搞不定的事,他就请省里的农业专家来指导,2014年,他试种的仿野生黄芪、黄芩、柴胡、甘草等陆续成功,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种药大户。眼瞅着即将进入收获季,最近,姚文智经常会用无人机“检阅”他的药田。一道道山梁上板蓝根、黄芪和黄芩几种中药材以梯田的形状盖住了曾经被撂荒的黄土地,形成了现在的万亩作物带。
2020年,姚文智投下全部家当建起了中药材产业园,9栋崭新的厂房占地135亩,斥资1.5亿元。未来这里除了具备深加工、仓储等功能,还将有一个能够容纳500个摊位的中药材交易市场,为种植户提供更多的销路。
除了“能人”的示范带动,目前,当地政府已经把种植中药材产业,作为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抓手,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,鼓励农户们发展中药材。
中药的发展前景?
1、中药材种植面积将稳定在4500万亩
在政府支持下,我国中药材种植行业发展迅猛,根据商务部在2018年6月发布的《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》,2017年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466.89万亩;在《 “十四五”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》中,2020年,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358万亩,比2017年种植面积增加了891.11万亩;在规划提到,我国在“十四五”期间要稳定中药材种植面积, 到2025年,全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要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。
2、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
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15年来,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逐年上升,2020年已达1664.83亿元,2021年市场交易额可达1916.2亿元,我国中药材市场成交额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持续增长。
3、近年中国中成药产量增长放缓
2009-2017年,我国中成药产量整体呈增长态势,2017年达到最高值383.61万吨,2018-2019年中成药产量连续下降,2020年产量下降至231.90万吨。2021年中成药产量恢复增长至249.95万吨,增长幅度为7.78%。2022年以来,中国中成药产量增长放缓,2022年全国中成药累计产量为227.70万吨,同比下降3.40%。截至2023年2月末,全国中成药产量已达40.40万吨,同比上年同期下降14.8。%。
4、2022年中国中药材进口量大幅增长
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药材消费市场,但存在部分地区存在中药材品种产能不足甚至没有资源分布的问题,因此对中药材有一定的进口需求。2020-2021年,中国中药材进口量较为稳定,维持在6.7-6.9万吨左右;2022年中国中药材进口量大幅增长,达13万吨,约为往年水平的两倍。截至2023年2月末,中国中药材进口量为1.7万吨。
从进口额来看,2020-2022年,与中国中药材进口量变化情况不同的是中国中药材进口额逐年增长。2022年,中药材进口额达到25.9亿元;2023年1-2月,中药材进口额达4.2亿元。
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《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》
中药材生意好做吗?
你可以到交易中心与药商联系,或者药源地进货,到大的药材市场如安徽亳州、河北安国等寻找货源。他们一般都是即买入又卖出的。需要指出的是,市面价格和非市面价格往往差别很大,就我所知,药商大宗货物往往是找熟人购买,一般贸易双方都是老主顾,都有很好的信誊度。市面上价格、质量参差不一,而且掺假的情况相当普遍,所以最好能对行里的规矩和行情有个明确的了解,初次做药材生意最好有熟悉行情的人帮助,这样才不至于很吃亏。你可以留心报纸和网上亳州药市的供求信息和行情。发货方面,一般大的成熟的药材市场都有完善的物流可以利用(大宗的甚至是成火车皮运输),但贵细药材如参、茸、虫草等一般宜专人随身携带运输(管制药材好象也要特别运输)。出售方面,一般是送往制药厂、大的药房(这些都以有熟人为宜),也可以在药材市场租赁铺面转手出售(一般是大宗的生意,就象当初买进一样再卖出)。总之,初次干药材生意最好要有熟悉这一行的人的帮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