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麦冬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麦冬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中药,天冬,麦冬的作用是什么?
天冬与麦冬都是补阴药。
这两种药性大多味甘性凉质润,具有滋养阴液,生津润燥之功,主治阴虚津亏之证。
麦冬
[功效]:养阴潤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[应用]:肺燥干咳,阴虚劳嗽,喉痹咽痛。胃阴不足,津伤口渴,肠燥便泌,心烦失眠。
天冬
[功效]: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[应用]:肺燥干咳,顿咳痰粘,肾阴亏虚,腰膝酸痛,骨蒸潮热,内热消渴,肠燥便泌。
无论是天冬、还是麦冬,他们都属于“补阴”这个大家族。
补阳药,大家不陌生。但说到补阴药,一般人可能会一脸懵懂。
所谓“补阴药”,用术语来讲,就是“滋养阴液,纠正阴液亏损,生津润燥”。对于人体而言,它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。一、濡养作用,人体的肌肤、孔窍、内脏所以能够运动正常,试想想汽车的“润滑油”。二、制约阳气,使阳气不至于过于偏亢,让阴阳始终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。再比较看看发动机的“冷却液”。
一旦出现阴虚,也就是出现内燥症状,具体表现为口干舌燥、大便干燥、皮肤干燥、眼角、毛发等干燥问题,另外要记住的是,阴虚也有可能引起失眠,心烦等症状。
麦冬主要用于补阴,尤其对肺、胃、心这三个脏腑效果显著,至于天冬几乎就是麦冬的同胞兄弟。两者在大多数情况下,可以相互替代。故很多处方单上,都会写“二冬”。
黄芪与麦冬有什么功效?
黄芪和麦冬都是补虚的药物,黄芪善于补气,麦冬善于补阴。
- 【黄芪的功效】:补气健脾,升阳举陷,益卫固表,利尿消肿,托毒生肌。
- ⑴、脾气虚证。黄芪是补中益气的重要药物,因为其能升阳举陷,善于治疗脾虚中气下陷的久泻肛门脱出、内脏下垂,常与人参、升麻、柴胡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补中益气汤;既能补脾益气,又能利尿消肿,标本兼治,是治疗气虚水肿的重要药物,可以和白术、茯苓等利水消肿的药物同用;本品可以补气用以统摄血液,可以治疗脾虚不能统血所导致的失血证,可以和人参、白术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归脾汤;
- ⑵、肺气虚证。黄芪可以治疗肺气虚弱,咳喘日久兼有气短神疲乏力者,可以和紫苑、冬花、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的药同用。
- ⑶、气虚自汗。肺脾气虚的人往往会卫气不固,表虚自汗。黄芪能补脾肺之气,益卫固表,治疗卫气不固,表虚自汗而容易感受风寒的患者可以和白术、防风等药物共同使用,如玉屏风散。
- ⑷、气血亏虚导致的疮疡不溃,或溃后伤口不收敛。可以和人参、当归、白芷等同用,如托里透脓散。
- 【麦冬的功效】: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- ⑴、胃阴虚证。麦冬善于滋养胃阴,生津止渴,还可以清泻胃热。广泛用于胃阴虚有热导致的口干舌燥、胃脘疼痛,饥不欲食、呕吐,大便干燥等症。
- ⑵、肺阴虚证。麦冬又善于滋养肺阴,清肺热适用于阴虚肺燥有热的鼻燥咽干、干咳少痰,咯血、嗓子疼声音嘶哑等症,可以和阿胶、石膏、桑叶同用,如清燥救肺汤。
- ⑶、心阴虚证。麦冬还能养心阴清心热,并且略具有除烦安神的功效,可以和养阴安神的药配伍使用,如天王补心丹。
- 以上就是黄芪和麦冬的全部功效,希望可以帮助你。谢谢阅读!
黄芪,又名黄耆,是一味温补的好药和常用药,不但能够补气,还能升气,是一味补气血的“大药”,自古以来深受很多中医学家的喜爱,《本草备要》中谈到:"黄芪生用固表,无汗能发,有汗能止,温分肉,实腠理,泻阴火,解肌热;炙用补中,益元气,温三焦,壮脾胃。生血,生肌,排脓内托,疮痈圣药。痘症不起,阳虚无热者宜之。" ,而近代医家张锡纯则说:其补气之功最优,故推为补药之首,而名之曰耆也。
黄芪味甘,性温,无毒,归脾肺经,具有固表止汗,脱毒去疮,温补气血,利水消肿的作用。对于盗汗、自汗、痈疮、脾胃虚寒、血虚血痹,脱肛,痔疮,气虚血衰之症,皆有良好的疗效。黄芪不能能够补气,同时与补血药同用,还有很好的效果,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黄芪具有补血的功效,主要是血虚通常都有气虚的问题,如果不补气而单独补血,往往起效较慢,而如果补气补血,则补血效果会事半功倍。
与黄芪的补阳相比,麦冬这是一味补阴的药物,麦冬味甘,气味微香,性微寒,无毒,是补肺清心的好药材。麦冬对于肺燥干咳,咳血,虚劳烦热、热病伤津,口烟干燥,胃热,便秘等症状,都是很好很对症的药材。《本草新编》中谈到:麦门冬,泻肺中之伏火,清胃中之热邪,补心气之劳伤,止血家之呕吐,益精强阴,解烦止渴,美颜色,悦肌肤,退虚热,解肺燥,定咳嗽,真可持之为君而又可借之为臣使也。
现在是正值秋季,很多朋友会在这个季节因为气候干燥,而有肺燥干咳的问题,这种情况下,用麦冬泡水喝,往往有很好的疗效。有人还说麦冬有滋阴补肾的效果,其主要作用还在于麦冬的安肺作用,肺气平稳,夜间沉降与肾,故肾气也就充足了。
麦冬虽好,但对于脾胃虚寒,大便泄泻的朋友,体内因为受寒气侵袭而引起风寒咳嗽的朋友,都不宜使用,如果是是由于肺热、胃热等原因引起的咳嗽,用麦冬则对症而且效果好。
有些朋友单用麦冬止咳效果不好,应当考虑脾胃虚弱的问题,如果脾胃虚弱,胃气不足,而麦冬补肺金的作用则不明显,因此,往往不能得到好的效果,对于这种情况,可以考虑用黄芪和麦冬来组合调理,黄芪温补阳气,暖壮脾胃,麦冬滋补肺金,去肺部燥火,这种情况下,往往会有好的效果。
黄芪具有补气升阳、固表止汗,托疮生肌,利水消肿之功效。常用于脾胃气虚,气虚下陷之气衰血少、血痹虚劳、崩漏、阴挺、脱肛、久痢、中风瘫痪和卫虚不固之自汗、盗汗及正气虚弱之疮痈肿毒、风湿、水肿,可用于消渴、黄疸、白浊等证。麦冬具有清热养心,养阴润肺之功效。常用于温热病或热病伤阴及心气不足之高热神昏、心悸怔忡、虚脱、燥咳、肺痿、热渴症,可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咽喉疼痛、便秘、肺痈等症。
黄芪与麦冬均有补益虚损的作用,也可以同泡茶饮用。其中黄芪为补气药,有“补药之长”的称号,而麦冬作为补阴药,重在养阴润肺、益胃生津。
下面我们分别分析一下二者的功效——
1、补气
黄芪味甘、性微温,有补气升阳、利水消肿、益胃固表之效。作为“补药之长”,黄芪补气之力尤为突出,且相对于人参来讲,其药性更为温和,不会过于迅猛,更易于补益五脏。
黄芪补气,主脾、肺二经之气,可以缓解因肺气亏虚引起的风寒感冒、咳嗽、流涕等症状,以及因脾气亏虚导致的腹痛、呕吐、食少、便溏、腹泻等病症。
黄芪补气不伤阳气,且有温养阳气的作用,可以缓解阳气虚弱导致的气虚怕冷、手脚冰凉、神疲乏力、食少懒言、心悸等症状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麦冬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麦冬中药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